經驗總結 | 沖壓生產常見缺陷及產生原因
1落料沖孔(修邊) 缺陷:毛刺過大、變形、表面劃傷、尺寸不符、少孔等。 (1)毛刺過大 →凸凹模間隙過大或過小;刃口磨損;導向精度差;凸凹模位置不同心等。 (2)變形 →孔距太小;壓料板與凹模型面配合不好;間隙過大等。 (3)表面劃傷 →操作時有拖、拉等現象;板料在剪切過程中劃傷等。 (4)尺寸不符 →上料不到位;定位裝置損壞或松動,位置竄動等。 (5)少孔 →沖頭折斷;沖頭長度不夠等。 2拉延 缺陷:拉裂、起皺、表面拉傷、波浪、鼓包、凹坑、麻點等。 (1)拉裂 →凸凹模R角半徑過小;壓邊力過大;材料成形性能差或材料尺寸偏大;凸凹模間隙太小;潤滑不當;定位不準;凸凹模R角或拉延筋不順、拉毛等。 (2)起皺 →凸凹模R角半徑過大;壓邊力過小;材料尺寸偏小;凸凹模間隙太大;潤滑過甚;定位不準;拉延筋布置不良,高度不夠等。 (3)表面拉傷 →模具工作表面有傷痕;材料表面有缺陷;潤滑油中有雜質、廢屑等。 (4)波浪、鼓包、凹坑、麻點 →壓邊力小;潤滑不當、模具型腔臟;材料表面臟;透氣孔堵塞;模具型面不平、潤滑油臟等。 3翻邊 缺陷:翻邊不垂直、翻邊高度不一致、翻邊拉毛、翻邊裂等。 (1)翻邊不垂直 →凸凹模間隙過大。 (2)翻邊高度不一致 →凸凹模間隙不均勻;定位不準;落料件尺寸不準。 (3)翻邊拉毛 →刃口有傷痕;零件表面有雜質;刃口硬度太低。 (4)翻邊裂 →修邊時毛刺大;凸凹模間隙太小;翻邊處形狀有突變。 四、回彈、扭曲 產生原因 1、回彈 彈性變形的回復結果。 2、扭曲 不均勻塑性變形釋放殘余應力的卸載過程各方向的回彈量不一造成扭曲 后果 造成沖壓件尺寸精度與產品設計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