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情況簡介
關于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情況簡介 電子機箱產業是我縣傳統產業,最早起源于青縣國營農場電子機箱廠。受當時計劃經濟制約,機箱廠的工藝技術對外嚴格保密,在我縣沒有形成規模。改革開放后,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電力、IT行業、鐵路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我縣電子機箱產業開始步入高速發展軌道。為進一步推動電子機箱產業做大做強,青縣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機箱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在馬廠鎮劃定五千畝土地建設電子機箱產業集群區,先后投資2000萬元進行了“六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和輔助服務設施建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縣電子機箱產業現已形成一個擁有總資產45億元、機箱生產及相關聯上下游企業550余家、從業人員24750名的北方最大的電子機箱產業集群。2009年被河北省工信廳命名為省級產業集群;2010年,青縣電子機箱小區被河北省中小企業局授予“青縣電子機箱創業輔導基地”稱號;2011年12月,被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授予“中國電子機箱制造基地”稱號。2011年,我縣電子機箱企業共生產機箱9500萬臺(套)件,約占全國電子機箱市場份額的33%,實現總產值51億元,上繳稅金5390萬元。 (一)產品應用廣泛。我縣電子機箱產品廣泛應用于IT、工業、農業、國防、通訊、電力、軍工、航空、科學技術研究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產品涉及電力機柜、交通機箱、工業控制機箱、電子操作平臺、光纖適配器、電力控制機房等500多個系列3000余種產品,產品暢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并配套出口到新加坡、韓國、美國、土耳其、烏克蘭等國際市場。 (二)產業關聯度高。與我縣電子機箱產業集群相關聯的產業(企業)有冷(熱)鋼板供應企業(商戶)、機械五金生產企業、塑粉生產企業、電鍍件加工企業、金屬(塑料)表面加工企業、電子配件供應商專業服務機構及專業運輸公司等,達到105余家,從業人員8500余名。我縣的電子機箱產業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與市場相關聯的一種新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本地化配套率達到75.8%。 (三)知名度高。在北方市場,青縣已成為機箱的代名詞。2011年成功培育上市企業一家--河北恒輝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區內聚集了“福順機箱”、“融力機電”、“漢智數控”、“騰躍機箱”、“祥通機電”、“順泰機箱”、“凱航恒達機柜”、“科海控制臺”、“精宇電器”等眾多國內優質品牌。 (四)創新意識強。目前,我縣機箱企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42家,整機生產企業50家。自1998年至今,機箱企業已申請專利技術235項。其中,河北漢智數控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WSD20302AI”數控機床,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河北恒輝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的“光纖連接器”、“光纜適配器”、“光纜接續盒”等電子通信產品生產技術已達到了國內領先地位。同時,一些大的機箱企業與北京、天津一些科研院校合作,在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同時,也在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及先進的管理經驗。 (五)服務平臺完善。目前青縣電子機箱產業集群內有經省級政府批準的公共服務平臺3個: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技術研發服務中心、青縣電子機箱創業輔導示范基地、河北省縣域信息產業示范基地。此外,設有電子機箱培訓基地(學校)1個,每年培訓新學員800余名;在京、津或在企業內部設有研發機構大小86個。截至目前,公共服務平臺已累計為我縣電子機箱產業集群服務企業689家,培訓人才26890余人,提供技術裝備426臺(套),提供法律服務128項,輸送產業集群信息4896條,提供就業崗位35000余個。 二 、發展前景分析 從國家政策看,國家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進一步拓展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空間,引導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網絡、寬帶光纖接入網絡和數字化影院建設,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電子機箱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配套產業,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從市場需求看,電子機箱產品形式多樣,涉及領域廣闊,廣泛應用于電力、交通、通訊、機械、醫療、教學等方面,市場需求很大,發展空間還很大。 從青縣自身看,電子機箱產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基本完成了原始積累,實現了產品由低端(低附加值的殼體)向高端(高附加值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管理由粗放型向公司化治理方向的轉變,數量上、質量上、科技含量上都具備了實現跨越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國家授予我縣“中國電子機箱制造基地”稱號,必將進一步提高我縣電子機箱產業的知名度,促其快速發展壯大。 基于電子機箱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引導扶持力度,推動電子機箱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到“十二五”末,電子機箱產業年產值達到200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 青縣工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