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裝再出發 東北汽車業振興按下快進鍵
作為優勢產業,曾在新中國工業史上創造了無數輝煌的東北汽車業,在后來發展中慢慢落后于其他地區。這其中的問題復雜而殘酷。新一輪振興中,正承受著轉型之痛的東北汽車業,勢必要抓住此次契機實現轉型升級,提振東北經濟。 解放思想提升體制機制軟實力 東北自然條件優越、工業基礎雄厚等原有的優勢,可能讓人淡忘了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當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工業產能過剩時,地區之間的內功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天津大學中國汽車戰略研究發展中心常務主任郭焱表示,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相比,東北的差距更多體現在企業家對市場走向和產業政策的敏感嗅覺及商機把握上;體現在體制機制的靈活、創新要素的集聚效率上。具體到汽車業,郭焱說:“機制僵化使一汽、華晨等車企在自主開發和產品推出上未能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如對SUV、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布局缺乏前瞻性。” 因此《意見》明確,消除不利于經濟發展和調整改造的體制性障礙,是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關鍵和前提。這之中,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已是當務之急。 “東北經過十幾年振興后仍未徹底走出困境,政策本身值得反思。倚重扶持、投資、輸血的老路子,必定無法應對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新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認為,“政府應推進簡政放權,將企業真正交給市場,營造有競爭力的投資、創業和發展環境。”東北各地政府已有所行動。如去年12 月,遼寧省委組織部宣布了華晨集團董事長和總裁分設、由集團董事會聘任總裁及管理層的決定。盡管此決定來得晚了一些,但已見進步。 針對國企效率低下問題,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宗巍認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仍是關鍵。他提出:“引進非公有資本后,能否突破固有利益掣肘,真正給民營資本以話語權?一汽等老國企的工人安置問題能否得到解決,讓企業輕裝上陣?” 創新機制、活躍市場離不開人。車企既需要真正的企業家,也需要實干型人才。一位一汽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技術人才的薪資、發展空間幾年里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很多人選擇跳槽。”對此,郭焱說:“國有車企要通過提高薪酬、員工持股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 立足制造業優勢調整產業結構 振興東北,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亦是重中之重。趙英解釋說:“重工業在東北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最大,以至在能源價格下行、工業產能過剩需去產能的過程中,東北受到的沖擊最大。缺乏第三產業,以及第二產業中輕工業較落后,導致東北產業轉型緩慢。” 此次《意見》提出要補第三產業的欠賬,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對此,劉宗巍強調:“東北發展第三產業,并不意味著要摒棄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必須立足于現有工業基礎,促進汽車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價值鏈擴展。” 對汽車業而言,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已成為其未來發展趨勢。雖然東北地區在新材料技術、軟件技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實力,也涌現出沈陽機床、吉林通用機械等具備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但創新源仍點少且面窄。“東北需利用《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契機,轉變生產制造方式,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探索眾籌、共享等新商業模式,形成創新產業集群。”郭焱說。 促進產業創新,民營企業的進入、與互聯網的融合尤為重要。一位一汽技術人員說道:“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等全產業鏈都已離不開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但東北目前還沒有像百度、華為那樣的大型IT企業,創新活力不夠。” 如今東北的汽車企業正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向服務型制造企業轉型。一汽“十三五”期間的技術創新將圍繞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高品質和高效益做文章。華晨則在擁抱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的同時,拓展汽車租賃、汽車報廢與回收等業務。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形成新動力 靈活體制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僅向東北區域內部要動力遠遠不夠,還需要開放打破東北自身的閉塞。事實上,產業、市場和對外開放程度低,一直是東北振興難以破題的重要癥結所在。 產業開放方面,政府需進一步放寬基礎產業和服務業的準入,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割據。具體到汽車領域,國家層面的準入政策應率先放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曾指出:“汽車行業對民營企業放開不夠。” 對于如何營造開放的創新創業環境,劉宗巍提出加強東北與南方地區的對接交流。他建議:“可以嘗試在東北建立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對口的改革開放試點,如以大連為窗口,營造類似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政策環境,引入和培育活躍的創新創業力量,而后向東北其他城市延展輻射。一汽等國企也可以向一些搞得比較活的南方國企‘取經’。” 地處東北亞腹地的東北還可以在對外開放中找到振興支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彭剛表示:“中、蒙、俄、韓基本完成了國家層面的戰略對接,中、蒙、俄已經就經濟走廊建設達成共識,中韓自貿協定也已簽署,東北無疑成為多個戰略疊加點。開放的外部環境使東北外經貿發展獲得利好。‘一帶一路’戰略也會拉動制造、運輸、電訊等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據介紹,一汽一直在跟蹤和研究“一帶一路”戰略,一汽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李維斗指出,“一帶一路”戰略對商用車市場的拉動和對車企“走出去”的促進是顯而易見的。而對華晨而言,“一帶一路”中的大部分國家,正是其“走出去”的主攻方向。 “不過各國經濟水平、文化傳統、政治體制等存在差異,會大大增加車企參與對外投資的風險和交易成本。這就需要政府協助企業了解項目情況和積極磋商,以規避一些風險。”郭焱強調。此外,還有專家建議在東北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給企業提供制度和政策空間,平衡因氣候條件帶來的工業成本增加等影響。 來源:中國鍛壓 |